景德镇陶瓷,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以 “白如玉、明如镜、薄如纸、声如磬” 的卓越品质,承载着千年华夏文明的深厚底蕴。

2006 年,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、景德镇传统制瓷技艺双双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这不仅是对其精湛工艺的认可,更是对这项文化瑰宝传承与保护的庄严承诺。从汉代陶器初现雏形,到宋代 “景德年制” 御瓷扬名,再到元明清御窑厂将制瓷技艺推向巅峰,景德镇陶瓷的发展历程,本身就是一部鲜活的非遗传承史。其繁复的工序 —— 从高岭土的开采、淘洗、制坯,到雕刻、绘画、施釉,最后入窑烧制,每一步都遵循古法技艺,凝聚着匠人们世代相传的智慧结晶。像青花瓷绘制时对氧化钴颜料的把控,粉彩瓷 “玻璃白” 打底渲染的独特技法,都需要传承人经年累月的学习与实践才能掌握。

如今,景德镇陶瓷非遗传承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。当地设立了众多非遗传承基地,培养了如邱含、宁勤征等一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,他们不仅坚守传统技艺,还积极创新,将现代设计理念融入陶瓷创作。作为 “瓷器之国” 的文化名片,景德镇陶瓷非遗品不仅见证了中国制瓷技艺的发展,更通过丝绸之路走向世界,成为中华文明与世界对话的重要桥梁,彰显着非遗文化的永恒魅力与时代价值。